科普文化
【健康】春天不養肝,夏天徒傷悲
來源: 時間:2019-04-02 13:17 發布人:李紹娟 瀏覽:
春主生發,春應肝,也就是說:春季肝氣當令,是肝藏疏泄功能最強的時候,這時養肝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春天不養肝,夏天徒傷悲
《黃帝內經》說:養生要遵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同時也指出:無春即無夏!
有了春天的肝生,才會有夏天的心長、秋天肺的收斂和冬天腎的潛藏。
如果春三月肝氣生發不旺,到了夏天哪有能量做到:肝木生心火呢?
因此在春天我們務必要遵守“春生”的養生之道,否則“夏為寒變”,就會發生寒性病變,因為你心氣不足,心血無力!
兩大最傷肝行為要遠離
現代人傷肝行為很多,諸如久視、熬夜,但這些行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久視
《黃帝內經》中的“五勞所傷”指出:久視傷血!而肝主目,腎主瞳;而又肝藏血、脾生血、心主血。
因此用眼過度對五臟皆有損傷,但傷肝最重。
因此中醫養生里有“閉目養肝!”之說。
2、熬夜
《黃帝內經》:人臥則血歸于肝。
每晚11點至凌晨3點,人體經絡循行走肝膽經,若處于睡眠狀態,肝血就可以順利地推陳出新,以達到藏血之功。
那些丑時(凌晨1-3點)經常醒來又睡不著的人,更要用心養肝了!
生活中,我們除了遠離傷肝行為,還要順從肝的特性去養肝。
六大養肝法全都收藏了
生活中我們要調和肝氣。做到不生氣,不發脾氣。工作間隙到室外走走,做做擴胸運動,拉拉筋、踢踢腿。
先來學習幾個養肝的動作:
1、揉地筋
肝主筋,調筋就是養肝!
道家有句話“地筋隱于足”,我們把腳翻起來,就會出現一條硬筋,它就是地筋,也是我們日常最觸手可及的調筋之處。
怎么調這跟筋呢?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買一根搟面杖放在地上,你看電視的時候,用腳踩在上面滾動。等到這根筋柔軟了,你的肝也就軟了!#p#副標題#e#
2、推肝經(大腿內側)
肝經起于大腳趾的大敦穴,然后沿腳背向上,然后由小腿內側向上循行。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每天按揉大腿內側來疏通肝經,方法如下:
用掌根從大腿根部推至膝蓋處。也可握拳后,用四指的第二個關節向下推。每次推300下。
肝經的氣血暢通,“肝主藏血”的疏泄功能就會強大起來,體內的筋也會更富有彈性,人的身體怎會不健康、不強壯呢?
3、按揉、艾灸太沖穴
太沖穴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穴;如果是肝氣郁結上火,按揉太沖穴是非常必要的!
按揉方法:仔細找一找最痛的點,揉的時候要從太沖穴揉到行間,也就是從上往下揉30下。或者直接點按50下。
4、飲食養肝,少酸多甘
“青色入肝經”,因此我們多吃綠色蔬菜,養肝很好。
“酸味入肝”,但是在春天我們多吃酸味反而會讓肝氣更旺,肝旺傷脾,會讓我們脾虛。再加上酸主收斂,反而影響陽氣生發。
因此,在春天我們要少酸多甘。
甘味食物首推大棗和山藥。
大棗既可生吃,亦可做棗粥、棗糕,以及棗米飯。山藥則可做山藥粥、山藥紅棗粥等。
5、香椿炒雞蛋,健脾保肝
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又名香椿芽、香樁頭等,是香椿樹的嫩芽。
傳統醫學認為,香椿味苦、性平、無毒,有開胃爽神、祛風除濕、止血利氣、消火解毒的功效。
食材準備:香椿1把、雞蛋4個。
做法:
(1)香椿芽洗凈入沸水中焯燙撈出,清水沖洗擠掉水分切碎。
(2)雞蛋(2-3個)磕在碗中,倒料酒,少量清水打散成蛋液。
(3)炒鍋燒熱放油,轉中火倒入蛋液翻炒,放入香椿芽、鹽、麻油翻炒即可。
6、多聽音樂
古人認為“百病生于氣,至于樂”,所以兩千年前就有了“五音療疾”,它根據宮、商、角、徵、羽5種民族調式音樂的特性與五臟五行的關系來選曲。
屬肝的音階為角音,正角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的展放,調節肝膽的疏泄,選擇合適曲目聆聽可調暢氣機、防病治病。
推薦曲目
1、《胡笳十八拍》:最佳欣賞時間:19:00-23:00,此時欣賞可以克制旺盛的肝氣,使之調達,恢復機體氣機的正常升降。
2、催眠曲目:《平湖秋月》、《夢幻曲》。
3、除煩曲目:《梅花三弄》、《塞上曲》、《空山鳥語》。
現在就是養肝的最好時節,馬上轉告朋友們,養好肝臟還來得及,趕緊用上這些養肝的妙招,迎接一個健康舒服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