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療法 | 彌勒市中醫醫院肺病科新療法——易罐療法
來源: 時間:2024-08-02 10:10 發布人:qihuangAamin 瀏覽:
隨著現代越來越多人出現亞健康,不少人逐漸開始關注健康和身心平衡。其中,易罐療法作為一種結合了傳統中醫理論和現代科技的治療方法,廣泛適用于各種疼痛治療,并逐漸被廣大醫生和患者認可。
易罐療法簡介
易罐由硅膠制成,通過手的擠壓排出空氣,形成負壓,吸附力強,可以隨意吸附在頸項,四肢關節,皮膚等有皺褶處。能通過牽拉、運動松解皮下肌筋膜,解痙止痛,消除肌艕膜扳機點,故又稱肌筋膜提拉松解器。
一、治療作用
易罐有著傳統火罐的作用外,使用者還可利用其吸附力提起表面軟組織做牽拉皮膚的運動,可以減輕神經、肌肉、韌帶、血管和筋膜受到的壓迫,刺激穴位,調節經絡,有助于消除疲勞及舒緩病癥帶來的不適疼痛。
二、吸附手法
1.單手吸罐法
2.雙手吸罐法
3.反扣法
三、易罐療法原理
1.帶罐運動:提起皮膚軟組織,做牽拉皮膚的運動,減輕肌筋膜的壓力,降低末梢神經張力,消除神經卡壓。
2.負壓效應:通過負壓吸附于皮膚之上,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排除代謝廢物。
3.機械刺激:刺激穴位、調節經絡、舒緩疲勞;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緩解癥狀。
四、易罐療法
適應癥
1.感冒、發熱等臟腑功能紊亂引起的痛癥等。
2.肺康復患者呼吸肌肉及肌筋膜輔助訓練。
3.脊柱側彎(肌肉力量不平衡造成的軀體力學紊亂)。
4.面癱、中風引起的口眼歪斜。
5.老年性脊柱、關節退行性病變。
6.久坐久站、長期低頭伏案造成的上下交叉綜合癥。
7.頸、肩、腰、腿痛及脊柱相關疾病。
禁忌癥
1.急性疾病者慎用。
2.傳染性疾病禁用。
3.孕婦腹部及腰骶部禁用。
4.糖尿病及末梢神經損傷慎用。
5.嚴重外傷、縫合傷口局部、治療部位有金屬異物禁用。
6.情緒激動、精神異常及不配合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1.血友病、白血病、惡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等血液性疾病禁止使用。
2.外傷骨折部位、靜脈曲張部位、瘢痕處、血管淺顯處、前后二陰部位、孕婦、月經期婦女的腹部、活動性肺結核、血壓過高、心臟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過饑過飽過勞、皮膚過敏、創傷、潰瘍、水腫等不宜使用。
3.起罐后,如有局部潮紅、瘙癢,不可亂抓,數小時至數日后即可自行消散。
4.治療后,若局部出現水泡、水珠、出血點、淤血等均屬正常治療反應。水泡輕者須防止擦破,待自然吸收即能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