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醫術高峰,頸椎高位骨折患者在這里獲得救治
來源: 時間:2021-09-28 12:49 發布人:趙春艷 瀏覽:
近日,彌勒市中醫醫院骨傷科二病區順利為高處墜傷致頸椎齒狀突骨折患者完成后路樞椎齒狀突骨折切開復位+釘棒系統內固定術。
在人體脊柱上,我們的第一個椎體叫寰椎,第二個椎體叫樞椎,它們依靠一個名叫齒狀突的結構聯系在一起,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個小結構。當巨大暴力作用于上頸部時,容易造成相應部位損傷,樞椎齒狀突骨折就是其中一種嚴重的損傷類型。
由于樞椎齒狀突特殊的解剖學結構,不愈合發生率高,不穩定性因素存在,可能導致急性延遲性頸椎脊髓壓迫并危及生命。在治療方案上:穩定的齒狀突骨折可以行保守治療,需頸托固定制動、牽引復位+頸托固定、Halo支架固定;不穩定型骨折需行手術治療,手術方式需結合骨折類型、癥狀、體征及年齡而定。
2020年08月17日,彌勒市中醫醫院骨傷科二病區收住了一位高墜傷致頭、頸部受傷的65歲患者。入院專科查體診斷為:1、樞椎齒狀突骨折;2、寰樞關節半脫位;3、左橈骨遠端骨折。
Δ術前CT
據彌勒市中醫醫院骨傷科二病區主任王澤(主任醫師)介紹,樞椎齒狀突骨折,即脖子與頭部間的緊密連接處發生了骨折。由于齒狀突后方即為生命中樞——呼吸和循環中樞,重要器官、血管、神經豐富,任何操作失誤都將造成嚴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對齒狀突進行手術意味著在生命中樞周圍動刀子,術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傷及生命中樞,導致災難性后果。因此,該手術風險大,對麻醉、體位及手術操作都有特高的要求,對醫生的技術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減輕患者痛苦及預防相關并發癥,促進患者快速康復,王澤主任帶領團隊迅速討論和制定了詳細周全手術方案,做足了充分術前準備,擬對該患者行“后路樞椎齒狀突骨折切開復位+釘棒系統內固定術”。
Δ術后CT
08月24日,骨傷科二病區團隊歷經近3個小時完成了這臺的手術,患者術后次日即可佩戴頸托離床活動,避免了長期臥床、顱骨牽引的痛苦及骨折不愈合的風險,早日回歸正常生活,真正達到快速康復。
彌勒市中醫醫院骨傷科二病區
彌勒市中醫醫院骨傷科成立于1996年,是紅河州中醫重點專科,科室重點發展方向是脊柱與關節,目前科室有醫護人員17人,其中醫生6人(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2人,住院醫師3人);10名護理人員(主管護師1人,護師4人,護士5人)開放40床位張。擁有移動式C臂X光機、骨科牽引床、透視偏心手術床、中藥熏蒸床、多功能監護儀、多功能骨傷治療儀,CPM,氣壓治療儀;配合放射科懸吊式DR、128層螺旋CT和1.5T核磁共振,麻醉科層流手術室,ICU先進醫療設備及實力雄厚科室支持。能夠滿足患者的診療需求,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遠離病痛。
科室以中醫、中西醫結合為主,重點開展各種骨折、脫位、骨病、風濕病、脊椎疾病、骨質疏松、關節疾病等病癥治療。運用傳統中醫特色療法結合現代醫療技術和先進的技術手段,使多種創傷骨折及關節脫位達到理想的復位牢固。從而使患者痛苦小、功能恢復快速、療效好,并發癥少、醫療費用低、患者樂意接受。
特色優勢:一、運用傳統手法整復、夾板或石膏外固定、結合中藥外敷治療四肢骨折及關節脫位等。
二、運用小針刀療法治療:腰腿痛、骨性關節炎、腱鞘炎、肩周炎等。小針刀療法是一種介于手術方法和非手術療法之間的閉合性松解術。治療時切口小,不用縫合,對人體組織的損傷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無不良反應,病人也無明顯痛苦和恐懼感,易于接受。
三、注重運用現代新醫療技術:閉合性復位髓內釘治療四肢骨干骨折、PFNA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彈性髓內釘治療兒童四肢骨折、鎖定接骨板治療四肢關節部位粉碎性骨折、髖關節置換術、膝關節置換術、各種創傷致皮膚軟組織缺損的皮瓣修復術、嚴重骨缺損的骨搬移術、經皮微創椎體后凸成形術(PKP)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釘棒系統治療胸腰椎骨折等等。
四、運用中醫傳統療法治療:風濕病、脊椎疾病、骨質疏松、痛風性關節炎、關節疾病等。
科室主任:王澤
中醫主任醫師。原彌勒市中醫院業務副院長,現任彌勒市中醫醫院骨傷科二病區主任。從事骨傷科工作18年,曾多次到省內、外知名醫院進修學習。熟練運用中西醫骨傷專業理論通過手術、正骨手法、小針刀、美式整脊技術、微創等方法治療骨傷科各類骨折脫位、脊柱創傷、股骨頭壞死、老年性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韌帶損傷、肢體畸形、骨性關節炎、頸肩腰腿痛、脊椎與內臟相關等疾病,可熟練開展髖關節置換術、膝關節置換術、經皮微創椎體后凸成形術(PKP)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釘棒系統治療胸腰椎骨折等手術。
咨詢電話:0873-6127818、612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