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戰,召必回!退役軍人黨員抗疫一線盡顯本色
來源: 時間:2022-04-27 17:35 發布人:qihuangAamin 瀏覽:
他是一名共產黨員
也是一名退役軍人
更是一名沖鋒在抗疫一線的“戰斗員”
當“黨員”、“退役軍人”這兩個光榮的身份
疊加在一起時
給人的感覺是信賴、踏實和擔當
而他,就是彌勒市中醫醫院
馳援河口疫情防控的救護車駕駛員
——魏巍
他“首戰用我,敢打硬仗”的軍人本色從未改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黨員初心從未忘記。2022年2月17日,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一名黨員的他,面對疫情,選擇迎難而上,成為了彌勒市中醫醫院支援河口的第一批駕駛員。在支援河口疫情防控的六十多天里,他始終堅守在防控第一線,退伍不褪色,高質量高標準完成各項轉運任務,從未發生過任何差錯,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黨員,一面旗幟”。
魏巍寫下了一篇自己的“抗疫”心得
我是醫院里的一個“特殊”人,雖然不是醫護,卻時時刻刻跟著醫護們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我是一名不一樣的“開車司機”—120駕駛員。
我的工作,看似簡單,實則責任重大,不是天使,卻承擔著無數家庭的安全及希望。自疫情爆發以來,我跟著醫護們不斷的學習、培訓、演練,終有一天能派上用場。作為支援河口縣疫情防控的第一批人員,我負責駕駛負壓救護車轉運確診患者入院的日常工作,還承擔著核酸標本運送以及轉運密接、次密接人員到隔離點的艱巨任務。
疫情下的轉運和平日里的急救任務最大的不同在于,頂著高溫天氣穿著全套防護裝備,全身被包裹得密不透風,行動十分不方便,每次出車都必須要高度集中精神,更加小心駕駛確保行車安全,通常一趟車下來都是近4-5小時。因為疫情防控的特殊性,在行駛過程中我們不能開窗不能開空調,每趟轉送任務下來,通常已經是汗流浹背、精疲力竭。一趟任務結束后,無論距離遠近,我們還要及時地把車輛駕駛到消殺點按照要求嚴格地對救護車輛進行清洗、消毒,為執行下次任務做好準備,從未有過絲毫懈怠。一般情況下,都是才開始消殺,下一趟任務信息已推送至手機,很多時候都是連續工作十多小時,經常不分晝夜、不分三餐。
工作中的魏巍
轉運工作的特殊性,讓我見到很多,也對人生百態有了新的感悟,特別難以忘記的是一次無癥狀感染者的轉運任務,患者是一個三歲的小朋友,當看著他包裹在那極不合身的防護服下的小身影朝救護車走來的那一刻,作為一個血氣方剛的男兒,我不禁眼眶濕潤。那一刻,身為人父的我感同身受,更多的是心疼和無奈......我能做的僅僅只是從接到小朋友那一刻起,給他多一點溫暖和耐心,開車慢一點、更穩一點。
已經連續奮戰近70天,在做好自我工作的同時,我也擔心著每一位戰友,空閑下來就提醒他們注意防護,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因經常轉運確診患者,總有人問我害不害怕,我想說:“不害怕是假的,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退役軍人,在這種關鍵時刻我怎么能當逃兵呢?我不僅要做,還要做得更好!”
一場疫情,讓我明白,疫情無情、人間有愛,金山銀山不如大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雖然我于今天(4月26日)進入了隔離健康監測,但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只要祖國一聲召喚,我時刻準備著:“若有戰,召必回”!
魏巍雖然已經脫下軍裝,但面對家鄉防疫的嚴峻形勢,他沒有選擇做旁觀者,而是毅然投入到一線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熱忱和信念提供最硬核的保障,聞令而動、堅定前行,以必勝的信念,堅定承擔并圓滿完成轉運任務。在疫情面前,他仍舊是那名忠誠擔當、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獵鷹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