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好家風,幸福一座城!邀請您為彌勒市中醫院"好父親""好母親"點贊投票
來源: 時間:2018-09-17 13:14 發布人:盧藝藝 瀏覽:
在全州職工中尋找“好父親”“好母親”活動是由紅河州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組織開展,旨在通過組織開展尋找“好父親”“好母親”活動,弘揚主旋律,樹立新風尚,引導廣大職工發揚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樹和弘揚愛國守法、遵德守禮、尊老愛幼、勤儉持家、平等和諧、敬業誠信、家教良好、家風淳樸、家庭和睦、子女成長良好、熱心公益的家庭文明新風。
如果說:母愛如水,那么,父愛是山。
如果說:母愛是涓涓小溪,那么,父愛就是滾滾流云。
是啊,父親和母親的愛一樣,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
彌勒市中醫醫院積極響應活動號召,前期向廣大職工征集整理出10位“好父親”“好母親”事跡材料。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吧~
1.“好母親”:石秀英(針灸推拿科)
作為母親,我不是最好的,也可以說是不稱職的,但我一直努力做好一位合格母親的角色,因家庭和工作的特殊性,我陪伴女兒的時間太少了,心中愧對于孩子。由于丈夫在外地工作,結婚20多年我們夫妻一直分居兩地,聚少離多,照顧女兒的事落在了我一個人身上,跟單親家庭也相差不了多少,不同的是我們是完整而幸福的家庭。孩子在家的時候,孩子他爸每天少不了兩個電話管教孩子,按孩子的話說“我老爸用電話遙控我”。值得欣慰的是,女兒也算懂事,遇到了好老師,她通過不懈的努力,從原來的內向、自卑變成出類拔萃、積極向上的陽光女孩。2016年高考以614分的好成績考取了北京中醫藥大學。
一、再困難也要堅強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在醫院內科工作,工作特別繁忙,加班是家常便飯。記得有次上完夜班一直忙到中午,困得一個下午都睡過了頭,幼兒園老師把她送到家里來敲門我才醒過來;女兒在彌陽一小上學時,別人家的孩子天天有家長接送,而我早上把孩子送去,放學就沒有時間管她;有時候,女兒會拿著作業本邊哭邊追我到病房要我輔導,我沒時間理會;因為沒有人帶孩子,經常帶孩子上夜班,我把她安排在病房看電視讓病人家屬照看,下班自己回到家才發現孩子還忘在醫院病房里;那時候醫院沒有120急救站,科室的外出急救、搶救病人經常派我去,經常半夜三更我只好把孩子一個人鎖在家里,現在想起來覺得很愧對孩子。
二、言傳身教,重視孩子的品格教育和習慣養成
女兒小的時候不懂事,偷偷拿家里面的錢去買玩具,甚至還有一次到科室里拿了同事的30元錢,我叫她罰跪認錯,教育她哪怕是一分錢也要經過大人同意才行,小偷小摸行為將來會釀成大錯。有時候她不想回老家,我和她爸教育她不是有事或想回才回,而是要尊老愛幼,要經常回家看看老人,她就會乖乖跟著回家。我每年過年都會給父母和公婆買衣服,我和她爸也經常會收到女兒外出帶回來的賀卡或禮物。教育她自己的事自己完成,無法完成才可向別人求助。培養孩子優秀的品格和行為習慣,教育孩子無論學什么都要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
除了照顧自己的孩子,周末還得照顧哥哥姐姐和外地朋友家的幾個孩子。孩子們在彌勒上學,每人配了一把鑰匙,可以隨便出入我們家,同事有時候開玩笑說我們家是“收留所”。除了生活上的照顧,我們夫妻倆在經濟上曾資助過三個貧困大學生讀完大學,每個孩子平均4-5萬元。因為哥哥姐姐們家庭困難,我和丈夫都是困難家庭出來的農村孩子,知道農村供孩子上學的不容易,因此姐夫非常感謝我們,說我們是他們孩子的第二任父母,雖然我們只生了一個孩子,但我們夫妻是五六個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以后要好好孝敬我們。
三、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女兒在彌陽一小時因班級學生太多,老師照看不過來,孩子特別內向,沒有自信心,我也沒有時間接送,擔心她的安全,考慮到慶來學校方便孩子的接送和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我和她爸商量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把女兒轉學過去。從入學到畢業,女兒一直當班委,也有機會學習各種興趣班,學習成績好起來,自信心也增強了。在課外她喜歡舞蹈和畫畫,我們也盡量滿足她。小學畢業那年,有機會參加英國的夏令營活動,半個月便要交近4萬元,我有點舍不得,但她爸說讓她去開開眼界,花點錢也是值得的。中考前,她特別想去建水一中讀,結果考得也不算差,586分,但離錄取分線相差5分,高一高二兩年我們給她交了擇學費,高三那年通過努力進入了尖子班免去了擇學費。
作為母親,我愿意:陪伴你、允許你、理解你、支持你、愛護你,只要對孩子好,我沒有什么理由不愿意。
2.“好母親”:苗海波(產科)
我們家是組合家庭,有三個小孩。大的兒子13歲,上初中一年級,女兒7歲半,上小學二年級,小的兒子2歲。我覺得當媽媽要有足夠的愛心,讓孩子感受到你很愛他,在乎他;要有足夠的耐心,多陪伴孩子,和孩子做朋友,一起玩,一起學習,一起成長;要有責任心,“管理”好孩子,包括生活、學習等等;要給孩子無形中制定規矩,讓他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作為媽媽更應該起表率作用,言傳身教。因為我們家是組合家庭,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對孩子們要公平,盡可能避免出現偏見。
我們家目前大人和孩子之間、孩子與孩子之間相處還算融洽和諧。做一個好母親也是一門學問,我希望以后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3.“好母親”:楊麗(財務科)
一個好母親,應該是孩子心中的太陽,母親的自身行為素質和對孩子理智的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家庭教育是百年樹人的開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母親是孩子最早、最直接、最重要的教育者。每一位母親都愛自己的孩子,但不能溺愛,在教育孩子上更是需要很大的耐心。不知不覺我的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他也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小情緒。當他耍小性子哭鬧時,我不打他也不罵他,就靜靜的看著他,等他哭夠了,我在蹲下來認真的跟他講道理,告訴他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作為孩子的母親,我經常提醒自己要言傳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的作用對孩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們自身要嚴格要求,帶頭講文明。在生活中,我與孩子的爸爸、爺爺、奶奶共同塑造文明禮貌的家庭,教育他要懂禮貌、要禮貌待人,跟別人說話時要用禮貌用語。要用“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在家或外面當他忘記使用禮貌用語時,我們都會提醒他,反復糾正。
真摯、善良、愛心,是母愛的天性,我善于從生活中教導孩子始終懷有一顆純潔的愛心,學會寬容、諒解別人,學會誠實做人,有好玩的玩具或好吃的要懂得與其他小朋友分享。于是,在每個時候,孩子都能與人融洽相處。
在家或帶孩子外出玩耍時,孩子吃的果皮或包裝袋我們都會叫他扔垃圾桶里,不能亂扔垃圾,逐漸的孩子已經形成了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在家中,我要求孩子自己的玩具玩過了之后要自己收起來統一放好,不能到處亂擺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看著孩子這些良好習慣的形成我也是感到無比的欣慰。
4.“好母親”:熊躍萍(兒科)
作為一名醫生,自己在家的時間很少,對孩子及老人的照顧相對也很少,但盡管如此,在我心里堅定不變的信念是:身兼三重身份的自己,即:工作中的孩子母親,家里的孩子母親,家里老人的女兒,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具體如下:
第一、作為一名兒科醫生,面對的是一群患病的孩子,在工作時我常站在患兒母親的角度為患兒診治疾病,整個過程中堅持保持著仁心、愛心、責任心,用心為每一個患兒診治,使患兒早日康復。
第二、作為家里孩子的母親:自己的言行舉止在日常生活中時常影響著孩子行為,我與孩子的爸爸、奶奶、外婆等家人共同自覺塑造文明禮貌的家庭,身體力行的教育孩子從小懂禮貌,遵守文明的行為規范,以莊嚴大方的儀表,和藹可親的儀容,彬彬有禮的語言給孩子做出了示范,樹立了榜樣。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了把孩子培養成為懂規矩之人,我們從最簡單的站立坐姿、走路、說話教起,訂立一些規矩,告訴她什么是好的行為,什么是不好的行為,經常提醒她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用愛心塑造孩子言行舉止的每個細小方面,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使孩子慢慢領會自己的社會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為和道德情感。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為了讓孩子使用禮貌用語,禮貌待人,除了要求孩子說“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等禮貌用語外,我們在家中先行示范,給孩子做出榜樣。我們會經常向孩子灌輸,有禮貌的孩子會受到大家的歡迎,并適時教孩子尊重長輩,敬重老師,見面主動問好。做為家長,我覺得要教育好孩子很需要耐心,更需要家長自身素質不斷提高。堅持讓孩子每晚9點上床睡覺,睡前閱讀故事,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閱讀能力。同時我希望孩子能在一個溫馨和睦的環境中成長,從小有一顆善良的心,保持快樂的心情,能夠笑著對待每一個人,很大聲地跟人交流,我這個做媽媽的就感覺到無限的美好。
第三、作為家里的女兒、兒媳,孝敬父母,尊重老人的生活習慣,始終維持家庭的和睦,始終相信和睦的家庭環境是世界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
總之,作為孩子的母親,作為父母的女兒,既要保護好孩子,做事以身作責,同時也要孝敬父母!
5.“好母親”:李云彩(門診部)
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最崇高的愛,莫過于母愛。作為一名母親,我和其他人一樣,用無私的母愛,細心的呵護著兒子,用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人生觀影響和教育著他們,通過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感染著兒子,為他們的成長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
在兒子一歲多的時侯,我就開始啟蒙自己的孩子,盡管工作很忙,下班拖著疲憊的身軀也孜孜不倦交兒子各種色彩繪畫、動植物認知。在兒子兩歲的時侯,我開始每天晚上堅持為孩子講故事,講到精彩的時侯,我就打住了,這時,兒子就會意猶未盡纏著我往下講,我就會引導兒子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剩余的故事編下去,就這樣,兒子在我的培養下奠定了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時時刻刻教育孩子勤儉樸素,不和別人攀比,讓孩子分辨真偽和丑陋,讓他知道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指導他要做一個善良正直的人。
記得有一次,兒子的球鞋脫膠裂開了,在我提出來再為兒子買一雙新球鞋的時侯,兒子卻說,不用了,粘一下還能穿,看著兒子這么小就能勤儉節約,我內心感到無比欣慰。
任何一位母親對自己的孩子都不記得失,不求回報,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母愛是一種勝于一切的感情,當兒子取得進步或優異的成績時,我會感到高興和欣慰,并告誡他不要驕傲,要繼續努力;當兒子遇到困難的時侯,我會給他滿滿的信心和勇氣,鼓勵他克服困難;當兒子不開心的時侯,我會耐心開導他,給他講道理,讓他從陰霾中走出來。
在小學的時侯,兒子的學習一直很優秀,每科都在班級前列。每次不管是小測驗,還是期末考試,我都會陪著并監督他復習功課,但在六年級的一次英語之星競賽復習中,我卻沒陪伴他,不是因為工作或者其它原因,而是我想讓他能自己獨立起來,脫離對我的依賴,自己成長。果然不出所料,他“跌倒”了,沒能進入競賽。他很難過,連續幾天都不和我說一句話,我很努力的安慰道:“比賽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其他同學的優點,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下次不需要媽媽的陪伴你也能行。”下學期的時侯,兒子又迎來了一場熊慶來杯競賽,他這次自覺進入了復習,每天放學回家吃過晚飯后就把自己關在臥室中,直到凌晨2點才關燈睡覺,6點半按時起床上學,堅持一個星期的努力,終于在比賽中取得了年級一等獎的榮譽。
我是一位平凡的母親,用不平凡的愛呵護著自己的孩子,引領著孩子學會堅強、學會勤儉、學會忍受、學會獨立、學會享受一切美好的東西。
6.“好母親”:徐映華(城關社區衛生服務站)
在孩子面前,我既是一位慈祥的媽媽,又是一位嚴厲的家長,與孩子同喜同憂。教育孩子,我始終認為從小事抓起,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如:孩子每天回家看書,做作業時,我從不外出,從不看電視,而是同樣坐在一旁靜靜地看書,營造安靜、勤學的氛圍。孩子在上小學時,喜歡和兩三個小朋友一起在學校做作業,我就靜靜的在一旁等著,不催促,也不打擾。孩子上初中時,我讓孩子住校,周末,盡量讓孩子與同學外出玩耍,與同齡人相處,或親自陪同孩子到外面走走,培養孩子與人相處的方法和能力,避免形成孤僻、懶散的性格,教給他文明的舉止和良好的習慣。
敬愛長輩,相助丈夫。我有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與丈夫結婚20年來,夫妻恩愛,相敬如賓。結婚后,我對公婆敬如父母,對丈夫的弟妹親如兄妹。20年來,定期回去看望公婆,從未與公婆及丈夫的弟妹紅過臉,從不斤斤計較,侄男兒女到城里辦事或玩耍時,就到家里來,我總是熱情款待,親如姐妹,如同一家人一樣。公公婆婆身體不好,干不了活,我主動勸公公婆婆歇息養身體,并經常給二老送去營養品、生活費,讓她們安享晚年。
熱愛工作,樂于奉獻。參加工作二十多年來,我憑著“勤勤懇懇工作,踏踏實實做人”的人生信條,一步一個腳印地工作著。工作中,我認真負責,虛心學習,團結同事,幫助后進,扎實工作,任勞任怨,帶領科室全體人員積極做好每一項工作。
7.“好母親”:何濤然(肺病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與父母接觸的時間最長,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孩子的母親,我經常提醒自己:傳承中華美德,做文明禮儀表率。在日常生活中,我與孩子的爸爸、奶奶等家人共同自覺塑造文明禮貌的家庭,身體力行的教育孩子從小將理解、懂禮貌,遵守文明的行為規范。
帶孩子外出玩耍時,我們總是備幾個塑料袋,將孩子吃剩的東西及瓜果皮等暫時盛放起來,再找機會扔到垃圾桶。孩子耳濡目染,從小便養成了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他不但自己不亂扔,還經常及時阻止別人亂扔垃圾。
引導孩子體會閱讀的樂趣。要學好語文,就要多閱讀。不管是什么樣的書,只要孩子喜歡,總是鼓勵她去接觸。平時在家,也是孩子做作業我在一邊看書。睡覺前,我們娘倆也會看一會兒書。我從沒有刻意去給孩子講解書的內容,但會鼓勵她多去看,因為隨著孩子閱讀能力的提高,每看一次都會有新的發現,從中,更能體會到書的魅力。我希望孩子能在一個溫馨和睦的環境中成長,從小有一顆善良的心,保持快樂的心情,能夠笑著對待每一個人,很大聲地跟人交流,我這個做媽媽的就感覺到無限的美好。
8.“好父親”:馬錦賽(兒科)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當聽到孩子念這首詩時自己心中總少不了些許感慨,培養一個對社會有用的孩子何嘗不是每個父母的迫切要求和希望。
每當照顧久臥病榻的母親時,才會感知培養自己從襁褓之嬰到今天長大成人其中的不容易;每當陪孩子踢足球、打籃球孩子粉紅的面頰流出晶瑩剔透的汗珠時,心里總會為孩子的收獲感到滿足,也為自己的陪伴感到欣慰。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老人需要的是子女的照顧,一個幸福的家庭不在于財富的多少,而在于家庭的和睦程度。我現在還不是真正的“好父親”,但我正尋找通往“好父親”的這條路而改變自己。
9.“好父親”:邵文華(婦科邵芳父親)
“月光冷、刀鋒寒。斗酒揚鞭男兒行,酒未醒劍氣起,碧血揮灑就丹青。踏遍天下不平事,掃盡人間魔魃魑。我自迎風高歌起、自古英雄多奇志、狂攬九州蒼桑月,欲化龍魄寫春秋!”我的心里這樣概括父親的一生。
槍林彈雨護大義、憶當年、崢嶸歲月長:父親于1970年開始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工兵第七團,在1971年“援老抗美”戰爭中榮立“三等功”一次,戰爭是無情的,槍林彈雨中心里裝的都是國家利益、民族大義;也曾無數次與死神擦肩,也曾暗夜里思念故鄉的所有;多次被評為“五好戰士”,這些艱苦歲月里獲得的殊榮代表著父親精彩的軍旅生活,也激勵著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是他們的鐵血和剛強、正氣和膽識鑄就了固若金湯的邊防線;是他們寒夜里的堅守、戰場上的英勇,庇護祖國母親以安寧。他們既有剛強亦有柔腸;那一封封家書,寄托了父親對我對這個家的無盡牽掛,而父親成為了我心中永遠的驕傲。
懲兇除惡保正義、此去經年、英姿尤在:1978年父親退伍,成為了彌勒市人民檢察院(原彌勒縣人民檢察院)的一名檢察官,后被評為“四級高級檢察官”,春夏秋冬天上云、風霜雨雪腳下路,人民檢察的圣壇里厚厚的案卷,好似荊棘叢林,父親總是能手持正義,擊落一個個骯臟的飛蟲,喚醒一個個沉睡的心靈。父親是法律的使者,度化人間的丑惡;是道德的化身,蘅定世間的不平。父親總說:“檢察帽上燦燦的國徽、時時為我照亮前行的征程,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為縛世間兇頑,他總是日夜搜尋在字里行間,撥開層層迷霧,躲過顆顆糖彈,分辨“羔羊”與“惡虎”。是他,持法律之箭,為社會的安寧,懲惡揚善。他不是法官卻有法官一樣的威嚴,不是警察卻有警察一樣的威武,幾十年風風雨雨,信念與執著鑄就了一個正義的執法者。我只看見他一臉剛毅、我只看見他忙碌中疲憊的身影,公正是他的靈魂。我曾一幕幕回想,莊嚴的訴訟席上,一輪輪唇槍舌戰的答辯,進行著狡詐與機智、邪惡與正義的較量,時時透著檢察官凜然的風采。他代表著讓國旗高楊檢徽燦爛、讓魑魅心驚魍魎膽顫、讓溝壑平坦齷齪蛻變的偉大的檢察官精神。
父親一生,少時戎裝是戰士,脫下軍裝,智斗邪惡亦是戰士。
父親、是明燈、是信仰、是榜樣,是最美夕陽紅!
10.“好父親”:譚云隆(脾胃病科)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做父母最大的心愿,為了實現這個心愿,我們每個家長都在不斷地努力著、探索著,交流著,力爭做一名合格的家長,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作為孩子的父親,我和眾多家長一樣在教育孩子上沒少花費時間和精力,下面我把對兒子這幾年來所做的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上我充分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父子關系,做孩子最知心的朋友。放學后常常給調皮的兒子一個親切的擁抱,一個淺淺的微笑,不時送一件小小的禮物,緩解一下他的疲勞,給他一個意外的驚喜,使孩子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愛,增強他對大人的信任感。放下長輩的架子,蹲下身來平等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心聲。
二、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
積極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如早睡早起,疊被子,刷牙洗澡等,養成認真做作業,做完自己檢查,對孩子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其次是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熱愛勞動的習慣,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校積極參加勞動等。培養孩子的愛心,讓孩子懂得感恩。積極參加獻愛心活動,懂得尊老愛幼,助人為樂。讓孩子始終保持樂觀、活潑、開朗的性格,做一個積極、向上的陽光少年。
三、善于發現并培養孩子的興趣
孩子喜歡打羽毛球,他對羽毛球運動有著濃厚的興趣,我就給他報了個興趣班,讓他發展自己的特長,因為有興趣,學習的過程中,他非常認真,并且一直自覺堅持學習,從不間斷,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這里孩子不僅學到了羽毛球運動的知識,豐富了他的課外生活,還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四、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使人變得聰明,從三年級起,我每天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和孩子進行親子共讀,和孩子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復述書中的內容,然后一起分析、討論,讓孩子寫讀后感,盡可能給孩子創造寬松的閱讀環境,一年多來,無論多忙,我們始終堅持著,在讀寫的過程中,孩子的寫作水平不但得到了提高,還加深了我們的父子感情。
以上是我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做法,我知道在很多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向更多優秀的家長學習,取長補短,把孩子培養得更加出色和優秀,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你覺得哪個是你心中的“好父親”or“好母親”,快來關注彌勒中醫投票吧!
(投票截止時間:2018年9月18日 23:59)
掃一掃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