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歲國醫大師鄧鐵濤走了......他的這些養生秘訣人人都該學會!
來源: 時間:2019-01-12 09:22 發布人:高燕仙 瀏覽:
2019年1月10日6時6分,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首屆國醫大師、現代著名中醫學家鄧鐵濤先生,因病在廣州逝世,享年104歲。
他曾五次上書捍衛中醫!
鄧老在全國中醫界地位尊崇,與他著名的“五次上書”有關。
1984年,鄧鐵濤在為徐向前元帥保健時提出“我幫你看病,你要救中醫”。他以一個普通“中共黨員”的名義,寫信給中央領導,胡耀邦作了“認真解決好中醫問題”的批示。此后不久,國務院同意成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1990年,國家精簡機構,中醫藥管理局可能受影響。鄧鐵濤當即聯合全國其他7名著名老中醫一起上書。最終,中醫藥管理局被“保下來了”。這就是中醫界著名的“八老上書”。
1998年,全國又刮起了一股“西醫院校合并中醫院校”的風潮。鄧鐵濤憂心忡忡,再次和其他老中醫一起上書朱镕基總理。后來,這個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
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他又給胡錦濤總書記寫信,建議中醫介入抗“非典”。一周之后,他接到當時的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佘靖的電話:“您的信,總書記已經收到了,還作了批示。謝謝您!”
2004年,鄧老又上書溫家寶總理,對中醫中藥的管理體系提出了意見。在2006年“取消中醫”鬧劇蔓延之際,老人再次站了出來,捍衛中醫。
如今,鄧老雖已仙逝,但他桃李天下,一生寶貴的行醫經驗早已薪火相傳,同時也為我們普通民眾留下了非常寶貴的養生私家方,養生中國特做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鄧老的每日作息表
1、起床后
7點起床;
先飲一杯熱開水;
梳頭,左右手交替共100次;
自我保健按摩鳴天鼓、聰兩耳、擊枕處等動作;
在陽臺做八段錦;
回房間量血壓,做好詳細記錄。
鄧老說,他每天早晨都堅持做八段錦,不但運動了筋骨,而且起到了調理臟腑功能的作用。
除此之外,他還將傳統八段錦改良成簡單易學的“鄧鐵濤八段錦,練了幾十年,從不缺課。
2、早餐后
約8:30吃早餐,每天一杯牛奶;
餐后看報、書、雜志,寫文章,寫書法;
11點喝熱茶一小杯,中午(11:00-12:00)繞樓散步10圈。
鄧老說,起居有節、飲食有度、適量運動,也是老人老當益壯的秘訣。
老年人不宜跑步,宜每天閑庭散步30分鐘,稱之為“醫療步行”。
選擇正午時分,是因為這是一天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人體自身的陽氣也達到了一天中相對較旺盛的狀態,此時在陽光下散步,易激發人體的陽氣。
另外,散步時背部朝陽,則人體一身之陽氣隨之旺盛。
運動程度的掌握以感覺溫暖舒適、微微出汗為度,鄧老稱此為“午間散步采陽養生法”。
3、午餐后
約12點吃午餐,餐后看報紙;
約13:30午休。
15:30起床,繼續看書讀報;
約16:30散步,繞著樓房走6圈;
回家后,站樁20分鐘,自我按摩足三里、涌泉穴等主要穴位20分鐘。
鄧老認為午睡對于老年人。適當的午睡可以彌補上午所消耗的精力,又為下半天的工作和學習做好準備。
當然,午睡也要有點講究:
⑴午餐后不要立即午睡,最好休息半小時后再睡,否則容易延長胃的排空時間,影響胃的消化功能。
?、莆缢瘯r間以1個小時左右為宜,太短達不到休息的目的;太長的話,反會影響晚間睡眠質量;
?、遣灰缢头肝缢?,也不要以臂代枕。
⑷起床時不要過猛,以防腦部突然供血不足而暈倒。最好在床上先停留數分鐘,稍事活動,再慢慢起床。
?、闪硗?,老年人不宜獨居,睡眠中,最好能有人照料,及時發現和處理不良睡眠情況。
4、晚餐后
約18:00吃晚飯;
飯后看電視新聞;
21:00冷熱水交替洗澡,冬天睡前以熱水沐足;
回房間測量血壓,做好詳細記錄;
23:00之前準時睡覺。
冷熱水交替洗澡是鄧老屢試不爽的秘方。
冷熱水交替,但不是絕對的冷和熱,是相對的冷熱交替,時間約10分鐘左右。
這樣血管的收縮擴張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樣,改善微循環,提高防病能力。
將“養心”貫徹始終
“養生必先養心,養心必先養德”。
健康是寶貴的財富?,F代人抽煙喝酒熬夜,精神壓力大,導致不少人健康狀況亮紅燈。
其實,在鄧老看來,精神的養生比物質的養生更重要。
鄧老的養生之道可概括為4大方面:養德、養心、養脾胃和養腎。
1、養德
“知足,貧者亦樂;不知足,富者亦憂。要向上看,不要向上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樂,常不樂怎么能長命?”
退一步海闊天空。要保養心神,首先要重視七情的調節。所謂七情,就是喜、怒、憂、思、悲、恐、驚。
凡事要看得開,不要患得患失,要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良好心態。
2、養心
心是“一身之主”,心強健,人體各臟腑才能健康正常,調神即養心。
鄧老主張“以動促靜”。靜心、靜坐可以使全身放松,代謝減慢,促進機體自我修復能力
靜坐要掌握其要點,單腿交換盤而穩坐在板椅上,上身自然放松,頭位正直,自然閉目,兩手置于腹前相互輕握,按平常呼吸,靜坐約30分鐘。
他也特別提醒老年人,靜坐養心不必勉強盤雙腿,不行就單腿交換盤坐。
靜坐久了氣血易短暫凝滯,可按摩疏通四肢氣血,并視狀態掌握時間。
靜坐可于晨起、入睡前進行,在旅途中,也可靜養安定心神。不能完全不想事,哪怕坐著發呆也有好處。
3、養脾胃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飲食有節,食不過飽,七分飽即可。鄧老也推崇“雜食”,吃雜不宜偏,盡可能吸收豐富的微量元素。
總結一下,鄧老的飲食習慣有這些:
1、一周之中有兩餐吃粥、吃饅頭,或吃南瓜、番薯,既清淡又潤腸;
2、飲食不過咸,養成淡食習慣;
3、每周用豬橫脷(豬的脾臟)煲一次淮山湯,預防糖尿??;
4、喜歡吃橙子、榴蓮、苦瓜。
鄧老比較喜歡吃橙子與榴蓮,夏天則適當吃些苦瓜。橙子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與微量元素,榴蓮有溫養心腎的作用,富含鈣質。夏天常吃苦瓜,則可以清心火。
4、養腎
午間散步,采陽助腎,早上6~10時曬太陽有助于活血化瘀,下午四五時曬太陽有助于補鈣。
在著裝上,鄧老主張追求舒適質樸,宜寬不宜緊?,F在年輕人愛穿緊身裝,太緊不通氣,太悶易致真菌感染。
還要重視足部和臍部的保暖,否則容易受寒邪的侵襲。
養生秘方
最后,給大家分享鄧老常用的兩個方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足浴方:懷牛膝30克、川芎30克、天麻15克、鉤藤30克、夏枯草10克、吳茱萸10克、肉桂10克。
二、食療方:人參和田七各10g,外加5g陳皮打粉,每天一勺,利氣化痰幫心臟。
哀哉!大醫當如是!
痛哉!鄧老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