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DRGs精細化管理,增強醫院核心競爭力
來源: 時間:2019-02-03 09:14 發布人:高燕仙 瀏覽:
為提高醫療質量和醫療服務水平,促進醫院精細化管理,結合醫保控費及醫院發展面臨的問題和瓶頸,2月1日,院長助理、醫務科科長袁鴻鈞在院務會上對全院中層干部進行了全省中醫醫院DRGs對比分析培訓。
袁助理根據2018年全省中醫醫院DRGs績效分析簡報從出院人數、CMI值、平均住院天數、住院藥占比、耗材占比、組數等內容進行對比,清楚地顯示出我院在全省60家中醫醫院的各項排名,進一步分析出我院與各中醫醫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不足,充分暴露出我院與同行在藥占比、耗材占比、手術量、重點監測病種、平均住院天數等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全院中層及以上干部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為2019年推進醫院八項重點工作指明方向。
培訓后,馬學軍院長充分肯定了本次培訓的意義。馬院長指出,通過2018年全省中醫醫院DRGs績效分析對比培訓,顛覆了以往醫院自身的定位及認識,實施DRGs管理是大勢所趨,是加強醫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可提高醫院的技術水平、醫療質量、服務及效率的有效和定量評價,是醫院實施精細化管理,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2019年醫院將進一步把DRGs應用到醫院精細化管理中,不斷促進醫院內涵管理,推動醫院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知識鏈接: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中文翻譯為(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比較先進的支付方式之一。它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住院天數、臨床診斷、手術與操作、疾病嚴重程度,合并癥與并發癥及轉歸等因素把病人分入若干個診斷相關組。它綜合考慮了疾病嚴重度和復雜性,同時考慮醫療需要和醫療資源的使用強度,因此,是一種“以病人為中心”的病例組合系統。既可以用于醫院醫療服務質量績效評價,又可以用于醫療費用管理;有效地降低了醫療機構的管理難度和費用;有利于宏觀預測和控制醫療費用;為醫療質量的評估提供了一個科學、可相互比較的分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