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化
山慈菇,清熱毒,消癥靈,勿久服
來源: 時間:2020-12-09 14:58 發布人:張曹玲 瀏覽:
山慈菇別名毛慈菇、茅慈菇、冰球子、鹿蹄草、無義草、泥賓子、人頭七。為蘭科植物杜鵑蘭、獨蒜蘭或云南獨蒜蘭的干燥假鱗莖,夏、秋二季采挖。生于山坡及林下陰濕處、溝谷旁有泥土的石壁上。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及山西、陜西、甘肅等,主產于四川、貴州等地。
【性味】味甘、微辛,性涼
【歸經】歸肝、脾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
【歌訣】慈姑辛寒,善治癰疽,消腫散結,癥瘕可除。
【臨床應用】
1、癰疽疔毒,瘰疬痰核。本品味辛能散,寒能清熱,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之效,常與雄黃、朱砂、麝香等解毒療瘡藥合用,治療癰疽發背,疔瘡腫毒,瘰疬痰核,蛇蟲咬傷。如《百一選方》紫金錠中,內服外用均可。
2、癥瘕痞塊。本品有解毒散結消腫之功,近年來本品廣泛運用于癥瘕痞塊和多種腫瘤,本品與土鱉蟲、穿山甲等同用,治療肝硬化,對軟化肝脾,恢復肝功有明顯療效。
本品尚有化痰作用,如《奇效良方》中以山慈菇與茶同研調服,治療風痰所致的癲癇等證。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正虛體弱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