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正濃,赴一場蘭茂盛會;砥礪前行,圓一滇南醫學夢
來源: 時間:2019-10-24 14:21 發布人:高燕仙 瀏覽:
【牢記“中風120”,關鍵時刻能救命】↓
▽以下是正文
秋高氣爽,暑氣漸退;蘭茂論壇,如期而至。在這個收獲的季節里,“第六屆蘭茂論壇暨2019年云南省中醫藥界學術年會”于2019年10月19日在玉溪市舉辦,我和論壇一年一度的約會便從此開始。
蘭茂論壇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六屆,仿佛是和每一個云南的中醫人做好的約定,每年都會隆重地如期召開。我連續參加了三屆論壇,每次都會有很多不同的收獲,接受了一次又一次學術的洗禮及凈化,也加深了我對中醫藥的理解,在中醫藥工作中有了努力的方向,這場約會絕對值得。
一、國醫大師養生之道:文化養生
蘭茂論壇是一場涉及道法術的文化盛會,老子的《道德經》曾講:道,是規則、自然法則,上乘。法,是方法、法理,中乘。術,是行式、方式,下乘。在這里,國醫大師為我們指點迷津,讓人明白中醫之道,也有針對每種疾病采取的治療方法、經驗、診療技術,總能滿足你的不同層次需求。
國醫大師劉尚義是中醫藥屆的第二屆國醫大師,一生滿載盛名,碩果累累,劉老開場帶來的精彩課題《中醫養生》,讓人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劉老認為養生之道在于:
1. 法于陰陽,順時養生。具體體現在:順應自然界氣候變化;建立天人相應的養生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適應環境,隨遇而安。
2.和于術數,鍛煉有法。劉老建議可適當做一些如太極拳、太極劍等運動,平時進行保健按摩,氣功靜坐的心身修養體育鍛煉及活動。
3.食飲有節,寧饑勿飽。劉老主張飲食調控;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建議戒煙限酒喝茶。
4.神與形俱:主張恬愉為務,建立自然-生物-社會心理一體的中醫整體觀。
劉老以水文化比喻,教導我們應重視文化的修養,心懷感恩。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是懂感情的東西,你對它好,它自然會回饋于你。“自己用心煎煮的中藥,效果往往效果會比代煎的好”,這種新穎的水文化觀念值得我們深思。演講中劉老出口成章,出口即詩,引經據典,文化底蘊及文學功底非常深厚,我想這大概是劉老之所以能成其為大師的原因。我們一直說養生,追求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卻忽視了對自己文化修養的提高,只有內心豐富、真正強大、精神滿滿的人,才會有足夠的信念支撐著自己走的更高更遠。
二、點燃“滇南醫學”的火苗
滇南醫學,這是鄭進教授在蘭茂論壇首次提出的倡導,這是一次吶喊,點燃了創建“滇南醫學”的火苗。毛主席曾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云南的醫藥有很多有價值的東西,為什么沒有像川派中醫、新安醫學、嶺南醫學、孟河醫學、齊魯醫派那么大放異彩?大概就是我們沒有重視及打造屬于我們云南地區本土中醫藥的品牌價值,學術引領也是蘭茂論壇的又一特色及使命,作為中醫的醫務工作者這是我們今后不斷努力的方向,云南少數民族眾多,受其特定的地理環境影響,民族醫藥、民間醫藥、名醫名家眾多,都應兼容采納,主動融入,共同努力,共同推動,一起成為滇南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更多的病患受惠于“滇南醫學”,我想這也是屬于云南中醫人的“滇南醫學”夢。
三、小兒科,大作為:芳香療法
當我還是中醫學子的時候就聽過熊校長的講課,如今我已轉換身份變成了一個中醫工作者,很榮幸再次能聽到熊磊校長的授課。熊校長再次把自己的臨床研究、診療經驗授予我們,所謂芳香療法指的是采用一些芳香類的中藥來治療疾病的方法。經臨床研究發現芳香類的中藥具有1.化濕:悅脾開胃、滲濕止瀉;2.辟穢:解表疏邪,避穢防疫;3.開竅:開竅醒神、宣通九竅;4.行氣:通經止痛,行氣解郁;5.活血祛腐,消腫從榮。采用此療法可應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及各類傳染病、急驚風、癲癇、癡呆、鼻塞、抑郁癥等等,這為我們診治各種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受益匪淺。
本次論壇中醫學術內容精彩紛呈,國醫大師張震的《中醫藥人才敬業之道》為我們展示自己的國醫大師之路;秦國政教授的《靶向引導下的精準論治》為我們提高臨床療效提供了新的切入點;寧亞功教授的《糖尿病中醫藥分期論治》為我們展示了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優勢及可靠性;國際友人迪亞拉博士的《中醫藥文化要自信》向我們展示了中醫無國界的最好例子;嚴繼林老先生的《云南戴氏經方醫學流派對經方實質探討》中,戴老嚴謹的學術態度、謙虛的品德、那張3角錢的處方記憶深刻,為我輩中醫人做出了表率,這是我們中醫人的真正的榜樣及偶像;姜莉云教授的《四四固本顆粒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脾腎陽虛型)臨床研究》為我們基層醫生指明了今后做學術科研的理論方法……
這場秋天的約會——蘭茂論壇,不虛此行,也愿所有云南中醫工作者共同努力,一起打造屬于我們自己的“滇南醫學”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