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化
治未病專欄 | 中醫二十四節氣養生之白露
來源: 時間:2024-09-07 17:25 發布人:小編 瀏覽:
白露,于公歷9月7-9日交節,此時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即到了白露,陰氣逐漸加重。
白露過后,雨水減少,雖然晝夜溫差大,但是因秋季主燥,仍需防燥。《黃帝內經》曰:“燥盛則干”,由于肺主呼吸,外合皮毛,肺與大腸相表里,故當空氣中濕度下降、燥邪增多時,肺、大腸與皮毛首當其沖受到影響,容易出現口干、唇干、咽干、鼻干、皮膚干燥、大便干結等,所以此時養生以預防秋燥、滋陰潤肺為主。
秋季養生
1.食補和藥膳是潤肺最簡單有效的方法。秋宜收不宜散,少食辛熱香燥、油膩煎炸、肥甘的食物,要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應多吃酸味果蔬的食物,如西紅柿、蘋果與梨等;還可多食白色食物,如百合、蓮子、銀耳、雪梨等,具有滋陰潤肺的作用。
2.注重陰之收藏。早臥早起,正是白露節氣主要的睡眠養生之道。建議每晚亥時,即9點-11點休息,爭取在子時11點-1點入睡,以到達養陰之效。白露節氣是氣候轉涼的開始,古語說:“白露身勿露”,告誡人們白露時節氣溫轉涼,不能袒胸露體。夜晚睡覺要撤掉涼席、關好窗戶,防寒濕侵襲出現關節酸痛沉重,注意腹部保暖。
3.中醫理療。在9月7日-9日白鷺節氣期間,可以借助中醫手段來調和人體陰陽及改善“秋燥”等癥狀。選擇在大椎、肺俞、腎俞、脾俞、關元、神闕、足三里等穴位進行艾灸。可以激發經氣,調動機體潛能,調和陰陽,提高機體抗病與應變能力。